期刊信息
Navigation

刊名:塑料科技
主办:大连塑料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深圳高分子行业协会;大连市塑料行业协会
主管:辽宁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ISSN:1005-3360
CN:21-1145/TQ
影响因子:0.270927
数据库收录:
文摘杂志;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北大核心期刊(2017版);化学文摘(网络版);哥白尼索引;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生物降解塑料新标准6月起实施,行业将迎巨变,

来源:塑料科技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6-0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金发科技首席战略官、金发生物董事长、可持续发展技术研究所所长、中国合成树脂协会生物降解树脂分会会长李建军(左) 虽然近年来生物降解材料已经成为热门板块,但不可否认的

金发科技首席战略官、金发生物董事长、可持续发展技术研究所所长、中国合成树脂协会生物降解树脂分会会长李建军(左)

虽然近年来生物降解材料已经成为热门板块,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生物降解材料行业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李建军对时代财经表示,行业未来的升级方向主要有两个,一是降本增效,二是拓宽应用场景。

随着疫情的持续发展,被丢弃的防护服、口罩,或将成为新的环境污染源。《环境科学与技术》杂志估计,全球每月有1290亿个口罩和650亿个一次性手套,而这些防疫用品的材料几乎都是化石来源的塑料制品,几乎无法在自然环境中降解,也难以回收利用。

2020年,全球塑料产量将近4亿吨,生物可降解塑料全球产量仅为122.7万吨,占塑料总量的比例为0.3%。生物降解塑料的潜在发展空间巨大。国海证券研报则指出,在禁塑政策的推动下,预测到2025年,国内可降解塑料的市场总需求可达到415万吨,是2018年需求量的9.23倍,以单价2万元/吨计算市场空间为830亿元。

“结合国内政策变化趋势以及市场的需求情况,金发科技还会适时推进后续12万吨/年PBAT和6万吨PLA产能的建设和投产工作。”金发科技方面对时代财经透露。

与传统塑料相比,目前生物降解塑料的成本明显偏高,大概是传统塑料的2倍。这也是影响生物降解塑料的市场接受度和推广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2021年1月,号称史上最严的“限塑令”正式实施,生物降解塑料行业随之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反应在资本市场上,当月,金发科技的股价飙升超过60%。

“生物降解材料自从2020年下半年受到大量关注之后,就一直处于焦灼状态。以前生物降解材料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监管部门也没有严格执行的依据,因此行业里存在一些鱼目混珠的现象,部分产品可能质量不达标。”李建军对时代财经说。

2020年疫情爆发初期,金发科技曾经是国内最大的口罩生产商之一。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金发科技医疗健康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7.10亿元,约占总营业收入的7.73%。

李建军对时代财经表示,用生物降解材料生产制造医疗防护用品的技术难度并不高。“目前我们正在积极推进,相信不久将来,金发科技的完全可降解口罩也会在市面上销售,这些口罩会对环境更加友好。”

“新标准的实施对生物降解塑料行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金发科技首席战略官、金发生物董事长、可持续发展技术研究所所长、中国合成树脂协会生物降解树脂分会会长李建军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指出,“技术要求更加明确,产品更加规范,金发科技已经拥有投产的生物降解塑料生产线,是全球PBAT产能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并且产品符合新标准,已经在行业内有一定市场基础和口碑积累的企业,可以借新标准实施的机会迅速上量,抓住行业发展机遇。”

李建军指出,在同一个技术路线的前提下,企业的成本控制看的是其对上游供应链的管理,对企业内部生产流程、技术创新、成本控制的管理,以及对下游市场的议价能力和对市场份额的保持,三方面形成合力才能做出性价比最高的产品。

图片来源:金发科技

目前,金发科技研究开发的完全生物降解共聚酯树脂及其改性产品,主要应用于一次性包装(购物袋、果蔬袋、垃圾袋)、农用地膜、一次性餐饮具和3D打印耗材等领域。

截至目前,金发科技已经建成了年产18万吨的PBAT生产线,是全球PBAT产能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2021年,金发科技的生物降解薄膜类原料销量位居全球前三、亚洲第一。

早在2004年,金发科技就开始布局完全生物降解塑料,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生物降解材料供应商,也是国内最早实现PBAT量产的公司之一。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金发科技的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品全年销售7.97万吨,同比增长22.28%。

“我们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从中不断总结经验,目前我们内部已经做到了精细化生产管理,可以说金发科技的成本控制在行业里面是很有竞争力的,而且产品品质一直很稳定,在国内外都已经处于领先的地位,我们对保持领先地位和市场份额还是有信心的。”李建军对时代财经说。

《标识要求》的实施则为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路径。

李建军对时代财经表示,6万吨为PBAT的一个标准生产单元,金发科技建设一条产能为6万吨的PBAT生产线大约一年就能完成。未来,金发科技还将继续推动年产3万吨PLA装置的建设工作,计划2022年第二季度正式投产。此外,金发科技还在积极探索年产1万吨的生物基BDO项目建设,预计2023年12月底建成投产。


文章来源:《塑料科技》 网址: http://www.slkjzzs.cn/zonghexinwen/2022/0606/2160.html


上一篇:2021年中国改性塑料龙头企业对比:金发科技VS国
下一篇:经合组织警告:2060年全球塑料垃圾将是目前三倍